发布时间:2023-10-25 09:30:29 来源: 浏览量: 作者:米明孚、谭精华、张群山
“打快板、笑开颜,我们是廉洁宣传员;说清廉、道清廉,党纪国法挺在前……”近日,一场群众盼望已久的“廉戏下乡”活动,正在广安市武胜县真静乡书岩村文化大院上演。这是送廉小分队正在进行《说廉洁》快板表演的一个小片段。
“快板里唱的,内容通俗易懂、生动有趣,大家都听得懂、能领会、可落实。”武胜县鼓匠乡星桥村党支部书记周海波说道,用快板这种形式宣讲,老百姓喜闻乐见、喜欢看、听得懂。小小的快板,悄然拉近了党纪国法与群众之间的距离。
武胜县纪委监委组织党员干部在红色文化园接受廉政教育。
今年以来,武胜县纪委监委抢抓廉洁文化建设之“机”,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的模式,开展了送“廉”下乡活动,唱响“廉洁人物”,弘扬“清风正气”,建设“清廉村居”,劲吹“清风廉语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“廉动力”。充分发挥县纪委监委的牵头抓总作用,注重加强与宣传、文化、旅游、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单位的对接,凝聚廉洁文化建设的工作合力。借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快板,以党纪国法为创作素材,编排成戏,寓廉于戏,创作了像《说廉洁》《两袖清风》这样主题鲜明、喜闻乐见的节目10余个,下乡演出,以廉化人,润廉于心,让清廉之风吹遍乡村角落,让廉洁之语浸润村民心灵。目前已组织送“廉”下乡演出活动130余场次,惠及群众2.6万余人次。
打造特色鲜明的廉洁文化建设品牌,载体是关键。该县纪委监委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,将《红岩》小说作者杨益言故居精心打造成占地面积100余亩,集党性教育、党风廉政、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一体的武胜·红色文化园。自基地建立以来,累计接待党员干部3000余批次、10万余人次。此外,该县还精心创作廉洁剪纸、竹丝画帘,制作展播廉洁文化微视频、开设“指尖上的纪法课堂”,开展“清廉村居”、“廉安”工程创建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齐头并进,打出一套廉洁文化建设“组合拳”。
“近年来,武胜县坚持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‘三不腐’的基础工程,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、名人乡贤、村规民约中的廉洁元素,积极探索上下联动、全面覆盖的建设路径,不断丰富传播手段、擦亮文化品牌,助推廉洁文化广泛传播、有效覆盖,让清风正气充盈嘉陵江畔。”武胜县委常委、县纪委书记、县监委代理主任李莉介绍,该县正着力建设一批县、乡、村三级“清廉单元”,由点到面、循序渐进,通过示范带动全域推进“清廉武胜”建设,从而真正让廉洁文化“活”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