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记顺庆实验小学参加国基教育大讲堂·蓉城之旅
“萧萧梧叶送寒声,蓉城之旅暖意浓”。小学语文“促进语言建构与运用,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为主题”的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会,受疫情影响,虽延期举行,但最终如约而至。我校王松涛、杨晓梅、何玲、王静、李莉、龚燕一行六位老师满怀期待地踏上了这次学习之旅。
此次研讨会于12月10日在成都金牛宾馆拉开了帷幕,为期三天的学习,我们见证了各位名师、大咖们独具匠心的专业引领和创新,真可谓是“百家争鸣,百花齐放”。
何捷老师仍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,高屋建瓴的角度带来文言文教学《精卫填海》。他的整堂课通过结合注音,读通故事;结合注释读懂故事;了解故事的起因、经过和结果,讲好故事三个环节,层层递进,扎实地进行了文言文教学,有效地训练了孩子们朗读和讲故事的能力。他的讲座《基于理解的单元整合式教学》,更让我们眼前一亮,心灵为为之震撼。何老师传递出神话教学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文脉,对孩子们的精神的洗礼润物细无声。他还指出,深入浅出的教学,将学习任务转化为一个个学习活动:听、说、读、写、演、画、练,为他们搭建平台,才能让每个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。
四川十大青年名师之一杨坤《雪孩子》的教学语言干净利落,善于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,一石激起千层浪,紧紧围绕一个关键问题,小白兔对雪孩子的心里话,教会孩子学会联系文章,相关句子,转化角色,去丰富他们的口头表达、内心的心理活动。这样独树一帜的教学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学习。
如果说何捷、杨坤老师的教学风格潇洒自如,掷地有声,那么,王来自北京的王文丽老师执教的《四季之美》浸润式教学,如汩汩清泉,缓缓流淌,滋润心灵。他将文本每一幅画面,引导孩子细细品读,朗读成诵。把春晓、夏夜、秋暮、冬晨分别勾连相关的古诗,拓展深化,营造出如诗如画,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的境界,让我们不得不为这艺术的课堂所折服。
亲切的管建刚老师教学质朴而真实,在他的口令指导下,学生每一个学习行为和习惯都落地生根。他对孩子朗读、书写、作业的指导游刃有余地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细节中。会场内,老师赞不绝口,因为这样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我们一线教师学习并实践。
六年级的文本《好的故事》是鲁迅先生笔下意境深远的散文诗。重庆的谢栎钧老师以清新脱俗的风格,引导学生走近鲁迅,了解鲁迅,激活大家对作者的兴趣,从而带领学生走入鲁迅生活的时代。这样自然而然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,便于学生深入文本理解品析,仿佛与鲁迅近在咫尺,同欢乐,共悲愤,呈现出跨越时代的契合之感。
在关于统编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讲座中,各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强调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,仍然要通过听、说、读、写、练、背去夯实低中高每个学段的目标,做到教有法,学有依,要弄懂每篇课文的教学价值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,不能顾此失彼,要关注全局,引领孩子们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。
本次蓉城学习之旅,我们虽步履匆匆,但满载而归。作为一线教师,切实转变教育观念,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,厚实文化底蕴,扎实业务能力,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。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任重而道远!